清政府在与外国作战中吃了很多亏,因此俄国的一举一动让清廷开始担忧,这样也迫使清政府开始思考自身的出路,他们认为只有变强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而李鸿章也不敢怠慢,他开始督促军工业的进度,准备应对外国的挑衅。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什么崇洋媚外的肤浅看法了,中国必须强大起来,才能让外国侵略者望而生畏。李鸿章在清政府的授意下,对“洋务运动”进行了更广泛的开展。
3.兴办军工求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和曾国藩一样,其洋务运动最先都是从军事开始进行的,然而在中国近代军事贡献方面,李鸿章又远远超过了曾国藩和其他洋务大臣。当然这与李鸿章本人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奉命剿灭太平军的特殊情况有关。
1862年,正当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攻打上海时,上海官绅派人向曾国藩求救,经过仔细考虑后,曾国藩决定先派李鸿章前往上海。当李鸿章来到上海却发现外国枪炮性能优越,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中国自己生产的武器却是相形见绌。并且,在与太平军战斗时,李鸿章还发现李秀成的军队使用了很多洋枪,为了掌握战场上的主导权,李鸿章决定用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淮军。于是,李鸿章请求他的哥哥李瀚章在广州购买了大批的西方新式武器,用来武装淮军和湘军。并且从1862年6月开始,淮军里面也出现了“洋枪队”。由此可知,湘军和淮军采用洋枪,是由李鸿章倡导的。在开始打仗时,曾国藩认为打胜仗“在人不在器”,后来得知洋枪洋炮的威力后他同意了李鸿章的主张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正是由于曾国藩的积极支持和指导,李鸿章才走上了洋务强国的道路。同时,在恭亲王奕的帮助下,慈禧太后也同意了李鸿章的请求,允许他在“剿匪”的前提下,学习制造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