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孟子曾经和农家许行辩论,肯定了社会分工的进步意义。孟子的辩论是为了引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孟子·滕文公上》),为统治阶级的剥削辩护。司马迁发展了孟子的理论,认识到农工商虞的分工是生产发展之“势”,是富国富家的基础。他在《平准书》的赞论中有这样两句话:“事势之流,相激使然。”这两句是点睛之笔,极为重要。它说明了司马迁述货殖、载平准、以事势变化的观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规律性的探索,这就是他高人一筹的卓越史识。司马迁站得高,看得远,敢于首创,从而做出了超越前人的伟大贡献。
二、欲望是动力,人人能致富
欲望是指人体感官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司马迁的前辈,先秦诸子发起的人性之争,都把欲望归之为人性,作出了各自的论述。道家主张绝圣弃智,即灭欲,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老子》)法家主张用刑赏制欲。儒家主张用礼节欲。孔子教育学生的口头禅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倡导养心节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总之,诸子百家莫不承认人人有欲,但都主张遏制欲望,统治阶级要维护其剥削利益,视人的欲望为洪水猛兽。西汉统治阶级鉴于秦末农民战争的风暴,更是不遗余力地大造舆论,挞伐人欲。例如贾谊就说:“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汉书·贾谊传》)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替统治阶级完成了一套防范人欲的理论,提出用三纲五常的道德礼教来陶冶人欲。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