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关注。“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7]在这种背景下,改变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生是当前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趋势。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新要求,它要求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主动自觉地去进行学习。之所以倡导自主学习,是因为传统的学习观往往把学习看做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即教师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学生的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为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需要提倡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