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穆斯林的“小净”乃是一般性礼拜前的净身,而参加大规模聚礼或会礼时则必须履行“大净”。从原文来看,当时人们举行的乃是大型节庆和大型礼拜,所以履行的当是“大净”。但是《伊斯兰教辞典》上只是简单解释说:“以清水自上而下淋洗周身”,具体有哪些步骤却语焉不详。百度百科上却说大净的“主命”有三项,“圣行”则不确定。于是,我只能在德语版的伊斯兰维基百科里查找,找到了“大净”(Ghusl)词条,上面没有说具体有几项,但我仔细一数,发现还真是七项,即举意(即仪式前心里或口头表达洁净的愿望)、洗全身、漱口、净鼻、(除口鼻外)其他身体窍眼的清洗、洗身时摩擦皮肤及毛发、不间断地依次进行上述动作等七个步骤,但是在伊斯兰四大学派之间,上述七个步骤归属“主命”还是“圣行”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所以也很难说清楚,大净是否能与七这个数字相对应。我只能大致猜测,这个很有可能是“大净”。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茨威格对于伊斯兰教义也不大熟悉,他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在描写历史,毕竟他只是作家,而不是严谨的学者。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其实翻译工作并不难,无非就是细致耐心而已。翻译的精神说穿了就是“工匠精神”,凡是作品涉及的人名、地名、作品名、物品名等等,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出注释和解释,用“工匠精神”为指导,精雕细刻,不容瑕疵。其实对于翻译而言,当今时代乃是最好的时代。以前从事翻译的老先生,往往为了查找一个人名或地名而耗费很多光阴和精力,如今全球化和网络电子资源的发展,却让这一切变得很容易,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翻译得比前人更准确更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