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学的发展大体沿着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史书记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是史书的编纂方法不断进步;三是史家的历史观念不断深化。史书内容和编纂方法的变化,源自于史家表述历史思想的需要。所以,此三者是密切相联系的。先秦史学的这一发展特点,从流传至今的《尚书》、《春秋》和《左传》三部作品的内容及其前后的继承与发展中,可以得到较为清楚的了解。
2.《尚书》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虞、夏、商、周时代的文告和王公大臣的言行。《尚书》流传至汉代,有了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用汉代隶书书写。古文《尚书》,据《汉书·艺文志》所载,是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毁孔子宅时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字书写。西晋“永嘉之乱”后,今文《尚书》散佚,仅存古文《尚书》。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献上一部《孔传古文尚书》。之后,这部《尚书》逐渐取代汉代的古文《尚书》。在唐代,《孔传古文尚书》被官方正式立为《尚书》定本,一直流传至今。《孔传古文尚书》经学者们的考证,并非汉代的古文《尚书》,而是一部伪书。不过,此书58篇中存有汉代今文《尚书》28篇。此28篇今文《尚书》中,有《虞书》和《夏书》4篇,《商书》5篇,《周书》19篇。这些篇章,大体反映了《尚书》叙事的特点及其思想。